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必要性、路径和挑战
发布时间:2014-12-08 16:55:57 新闻来源:《中国总会计师》杂志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必要性、路径和挑战
正如前面所说,中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在2014年进入了快车道。为什么管理会计在今年会火起来?这必须从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方面加以理解。
一、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全面深化我国的管理体系建设是管理会计的重要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会计工作紧紧围绕服务财政经济工作大局,会计改革与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内控规范、会计信息化等会计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并得到持续平稳有效实施;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中国会计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但是,我国的会计标准建设,以及会计学术研究和会计实务,对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考虑较多,对单位内部管理、决策支持不够,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迫切要求继续深化会计改革,切实加强管理会计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向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渗透,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大幅提高,管理会计作为单位管理中决策支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拓展应用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管理模式不断变革、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现实,在集成数据处理、长期与短期决策平衡、不确定性风险识别与规避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单位提供更多财务信息系统所不能提供的、更高层次的信息支持,以便更好地发挥价值创造的作用。同时,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各国政府及非政府部门在管理过程中也在进一步运用管理会计的理念、技术与方法,提高管理效能。
(二)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我国的成本优势不复存在,过去的模式难以为继,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向管理和科技创新要效益。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必须有效运用管理会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从投资拉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从粗放增长型向集约发展型转型、从重规模速度向重质量效益转型、从立足国内发展向提升国际竞争力转型、从低成本优势领先向综合实力提升转型,着力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改变产品低附加值、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现状,提升产业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企业当前所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价值创造力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内在需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管理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一种内在要求。这就要求财政部门顺时应势,大力发展管理会计,促进各单位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各企业提升价值创造力。
因此,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企业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事业单位加强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激发管理活力,增强企业价值创造力,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财政部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人才上水平、会计工作上层次、会计事业上台阶的重要方向。
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路径
2014年11月,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今后一段时间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也规划了具体的路径。总的来讲,未来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一)理论建设
为改善我国理论体系建设滞后、相关理论与单位内部管理实际脱节的现状,推动形成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以完备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指导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积极推动管理会计理论建设。
在管理会计理论建设中,不仅要引进国际先进理论和经验,更要结合中国管理会计实践发展,超越单纯“就管理会计论管理会计”的局限,融合多重主题、多重背景、多重理论,开展跨学科的管理会计研究,构建与时俱进的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同时,强化管理会计理论创新和机制完善,鼓励建立管理会计研究基地,发挥综合示范作用,积极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促进管理会计实践深化与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创新,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作用。
管理会计理论建设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要整合科研院校企业等优势,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研院校、国家会计学院建立管理会计研究基地,在系统整合、理论研究、研究开发管理会计课程和案例、宣传推广管理会计理论和先进做法等方面发挥综合示范作用;三是要推动改进现代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切实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团体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推动作用,及时宣传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二)标准建设
为切实推动单位强化管理会计应用,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经济效益,需要在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实务,系统地梳理和总结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积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引导单位广泛应用管理会计工具。
“集众思、广忠益”,为了凝聚业界力量,共同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今年3月,财政部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管理会计咨询专家,经个人申报、单位推荐、财政部审定并向社会公示,择优聘任了68位同志作为财政部管理会计咨询专家。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通过管理会计专家咨询机制,充分利用优势智力资源,为管理会计标准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
在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方面要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方法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主要任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推动其有效应用;二是建立管理会计专家咨询机制;三是鼓励企业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及时总结梳理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组织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
(三)人才培养
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指出,推进管理会计建设,人才培养为关键。他表示,我国虽然有1600万会计人员,是会计人才大国,但还不是强国,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其中能够较好地为单位管理高层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人才匮乏,人才力量比较薄弱。胡静林认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需要坚持人才带动、整体推进。
财政部会计司相关负责人也指出,中国尤其缺乏能够为企业价值创造和管理服务的管理会计人才,离英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体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因此,要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加强管理,就必须大力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对此,《指导意见》提出,要紧紧抓住管理会计人才匮乏这一关键问题,通过改进和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应需要的管理会计人才,带动管理会计发展。
《指导意见》就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着重从五个层面提出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以及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的思路。一是将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和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体系等;二是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三是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五是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
据了解,财政部计划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鼓励高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单位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
有数据显示,未来十年内,中国的会计行业的人才结构将发生巨大的转变,中低级财务会计人员将被管理会计师等高端财会人才取代。
(四)信息化建设
当前的大数据、互联网对管理会计既是挑战,更带来了机遇。一方面,管理会计的应用小同大异,不大可能存在统一的类似财务会计软件的软件系统,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花费较大,单位对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主动性不强;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坚实的大数据为基础,使得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等能够更加高效顺畅地运行和开展,是管理会计应用的有效支撑,有助于充分实现会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价值创造目标。
《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有关单位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
会计主管部门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单位重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单位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鼓励单位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通过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加快会计职能从核算到管理决策的拓展。
在管理会计信息体系建设方面,要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会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根据《指导意见》,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从源头上防止出现信息孤岛,做好组织和人力保障,通过新建,或者整合改造现有系统等方式推动管理会计在本单位的有效应用;二是鼓励企业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核算到管理决策的转变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这是为了实现会计的目标而设定的管理会计方面的主要任务。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IT技术正在推动企业信息化进入新阶段,互联网正在改造或颠覆一个又一个传统企业,去中心化、扁平化组织形式和商业法则正在发生,新技术与管理创新融合,为管理会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实了管理会计的内涵。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管理会计深化应用提供了新路径、新工具和新方法;从精细到互联,将是管理会计发展的新趋势。其中内部精细化管理依然是企业关注的焦点,与企业业务流程深度融合的全面预算、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共享、管理流动性的营运资金、深化精细化管理的责任会计、助力经营管理的内部报告、基于大数据的商业分析等,构成了新技术环境下管理会计的应用热点。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也使传统组织结构向倒金字塔式转变,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全员决策、实时决策,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价值。
管理会计是加强企业精益管理、提高企业软硬实力的重要抓手,然而由于一直缺少完整的体系和标准,在推广应用上有一定局限,同比国外管理会计发展也相对滞后。此次财政部《指导意见》的出台可谓恰逢其时,这是我国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必将对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及实践产生极大的规范和推动作用。
作为企业战略、业务和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管理会计发展的核心动力来源于企业的管理需求。在日益严峻的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战略转型和精细化管理需求更加迫切,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实践必将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取得不少探索成果,如兵装集团利用管理会计思想和工具建立了SRRV价值创造体系,贯穿战略规划、全面预算、运营监控、业绩评价的整个链条;大连船舶集团通过嵌入式管理会计优化价值链降本增效,仅仅一家工厂与同期相比,钢料加工、分段涂装降低率均超过30%,实现了精益管理两年飞跃。
大量实践告诉我们,管理会计内容几乎涵盖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但不同类型的企业推进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和步骤有所不同,要根据企业所在的不同行业、发展不同时期的不同关注点,选择最适合的切入点和管理进阶目标。这也是推行管理会计的难点。相信随着《指导意见》的进一步推进,将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多、更实用、更有效的指引。
企业级的ERP软件将为管理会计实践提供平台支持,而管理会计的发展为本土ERP的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动力。目前本土的软件厂商植入的管理会计工具太少,反过来,随着管理会计的继续推进,或将重塑管理软件行业格局。
三、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挑战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其复杂性和难度均很高。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如何调动所有参与者的积极性,是不小的难题。我国虽然在管理会计领域积累了不少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但我国的企业发展很不平衡,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将面临不少实际困难……
应该说,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挑战不小,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这是关心和参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每一位人士都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难以给出统一答案的问题,但笔者认为,为了使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更加顺畅,下面的一些问题应该得到关注:
(一)管理会计应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
就现阶段而言,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实践中还是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其中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目标更多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上,进而对管理会计工具有了巨大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普及,使管理会计有了发挥作用的基础和平台。
尤其是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引导中央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倡导全面预算管理,并把EVA指标引入企业业绩评价,有力推动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快速应用。
除此之外,一些与分析预测相关的管理会计工具在我国企业也有了普遍运用,平衡计分卡、作业成本法和波士顿模型等成本控制或机会风险分析方面的管理会计工具已经在我国有了很好的实践。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管理会计工具在企业管理的某一个领域的确非常有效,但有些时候,这些工具在整体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方面则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很多企业在管理会计方面并未将其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的角度来看,企业在应用管理会计工具时,最重要的是要融入战略管理要素。要将企业长期效益最大化尤其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放在重要位置,要注重创新和技术改进,而不是仅仅注重短期利润或EVA的最大化。
政府主管部门也不能为了加快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而盲目推进,要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性,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
(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打好组合拳
毫无疑问,管理会计的运用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企业在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时,一方面要从自身内部环境出发,紧密结合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要从外部环境出发。呼吁国家在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时也要通过综合提升软硬实力来保障管理会计的顺利落地。
首先,既要重视硬件建设也要重视软件建设,国家在推动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过程中,除了完善管理会计的信息平台系统等硬件外,也要高度重视法律法规、指引等软件建设。
其次,要做好管理会计融合发展。管理会计的综合性非常强,其内容与管理经济学、系统学、信息学等学科互相交叉。因此,管理会计体系不仅仅包含管理会计专业人才,也要注意吸纳交叉学科的人才;管理会计团队不仅要有财务人才,更要有营销、人力、运营等方面的人才。
再次,在行政层面,要充分发挥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等行业协会组织的中介桥梁作用,协调政府治理和企业治理,既保证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有序、全面推进,又要防止一刀切、强制推行的情况发生。特别要处理好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发挥与企业的自主经营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良性互动,共同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三)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要步步为营
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必须步步为营、谋定后动。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细分阶段,并制定相应的阶段目标,使阶段目标的设置与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相一致,从而保证总体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四)深入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需要立法
要想管理会计体系更加深入,要保证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成果巩固发展,就必须增强管理会计的权威性。于是,一些专家提出对管理会计进行立法。从宏观层面来讲,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需要,因此要与国家的政治治理和经济治理相结合。管理会计可以在国家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国家的投资决策可以纳入成本因素来考虑,国家级的大型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可以考虑至少要有一位“注册管理会计师”签字,这样对提高政府的经济治理能力不无裨益。
(五)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必须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
任何一种制度选择,都离不开文化土壤。中国管理会计要适应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要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管理会计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从理论体系、准则规范、技术方法、研究模式、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重点领域,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否则,照抄照搬他国模式,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
中国管理会计发展要向传统文化汲取养分,走出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道路来。中国文化独自创发,非从他受,形成了自为、调和、持中的圆融传统,与西方文化存在根本差异。我们应以中国哲学与文化的“道”,统驭西方管理会计的“术”,让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找到依归,久而久之将自成一体。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的原理,一言总括之,便是如此。
管理会计顾名思义,首先是管理,然后才是会计。管理为会计而生,是一种自由度较大的艺术。管理会计更加重视“评价”,人文和管理是管理会计的两翼。我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以“系统观”“整体观”为主导的思想体系,这与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中强调“整体的优化效应”不谋而合。在中国发展管理会计,要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绝不能简单嵌入西方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EVA等管理会计元素,要深度融合中华文化关于集权与分权、利与义、中庸与仁爱等“指尖上的会计”价值观。